兴汉财研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兴汉财研社

张德勇:促进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发布时间:2021-11-05 10:32:50

阅读次数:2758次

“从地方和行业看,市场主体越多越活跃,那里的经济就发展好,要破解难题,促进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李克强总理近日到市场监管总局并主持召开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工作座谈会时的这一席话,道出了市场主体对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作用,也道出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努力方向。

简言之,市场主体是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这既包括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大公司,也包括了为数众多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其中近10年就新增了1亿户。个体工商户数量也已突破1亿户。

政能亮丨促进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各类市场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显而易见。它们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大关、国家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的磅礴力量,也承载了7亿多位就业的基本盘,仅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就业。

当然,也需要看到,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及其衍生的复杂形势,与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交织叠加,多方面原因,比如疫情多源多点发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推高了原材料的成本,给当前经济运行带来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使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对经济大环境的“冷”与“暖”自然有切身感受。尤其是,众多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天然地“势单力薄”,在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会首当其冲,遭遇暂时性的生产经营困难。

1亿多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市场主体的涌现、发展和壮大,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数量上占据市场主体“半壁河山”以上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更是这一重要支撑中的基本力量。很大程度上讲,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关系经济发展能否量增质升。

为助力企业纾困,稳定市场预期和就业,特别是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10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今年四季度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现的企业所得税和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及随其附征的城市建设维护税,以及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含其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实行阶段性税收缓缴。不仅如此,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困难,将研究制定新的阶段性、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普惠直达市场主体。

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中不可或缺的多数,尽管规模小,但其基础性的地位决定了它们是衡量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重要标志。所以,在采取纾困措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市场化改革为推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破除不合理限制,为这类市场主体提供法治化、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使之能够公平、平等地参与市场活动。这是促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的长远有效之策。

有数据显示,美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这一数据颇为“扎心”,但也无须就此感到悲观,从另个角度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而言,政府的纾困扶持政策是一方面,自我强身健体是另一方面。德国以制造业发达著称,“隐形冠军”企业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关键作用。这类企业营收规模并不大,营收增长率也比较低,却是在某个极其细分的领域是领头羊,市场占有率很高,而且拥有独特的工业工艺工程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更多地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心无旁骛地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但能生存下来,也能长久不衰,甚至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为提振经济运行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

头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