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05 21:52:53
阅读次数:2809次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促使整个学科类教培行业回归教育本质,除却良心行业的生意化和功利化倾向。
这一“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禁止其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等。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临脱胎换骨的转型,以及政府对义务阶段教育生意化的“拨乱反正”。
曾几何时,学科类教培是资本追逐的炙热赛道,资本不惜用烧钱的方式,强化教培之于学生和家长的刚需意识。
近年来,在资本的加持下,学科类教培野蛮成长,不断贩卖焦虑,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功利化成营造鸡娃的场景,加重了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支出,加重了学生负担,还将义务教育变成功利化的生意,将教育异化为技能化的培训。这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本来可以色彩斑斓的童年,变成了填鸭式的书山学海,学科类教培机构也变得越来越像是医美领域的整形,导致高分不再能完全与能力划等号,进而扭曲了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评价辨识机制。
“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杜绝资本对教育本质的侵害,让义务教育真正回归公共服务,纠正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教育产业化的扭曲和偏离,让义务教育远离功利化陷阱。“双减”政策的落地是对其偏离轨道行为进行的一场急刹车,这并非是否认人们对学科类教培的现实诉求。
当前学科类教培异化成教育类产业,很大程度上源自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教育投入的不足,以及现有公共教育资源在规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不均衡、不充分,与人们日益对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需求方面间的矛盾。这种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最终为学科类教培捕获,转变成了家庭的支出,进而为资本进入学科类教培机构追逐利润提供了空间。
“双减”政策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自治自律体系,进而防止教育这一良心行业沾惹上铜臭味,避免资本进入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教培变成拔苗助长。
当前,“双减”政策已导致包括学而思、新东方等培训机构裁员关店现象,一些培训机构出现拖欠员工工资、无法退还家庭预缴培训费用,甚至“圈钱跑路”等问题;此外,由于资本的野蛮投资,盲目扩张,导致一些教培机构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从事教育培训工作的人数在千万左右,大量培训机构的关店裁员,势必导致这些从业人员面临再就业问题。
大量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关店停业,不可避免增加有学科培训需求的学生的成本,导致一些家长变相寻求一对一的家教服务,且在政府严厉规范下,这些走向“黑市”交易的一对一、一对多教培服务,将给家庭带来更高的成本,给执法部门带来更高的执法成本。
为此,当前政府首先需要加快公共服务转型,加大对公共教育领域的投入规模,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体系,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机构的规模、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科吸收能力,通过提高教学效率来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和质量,最终使得校外教培由刚需变为或有需求,降低学生和家长的焦虑。
其次,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要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开发优质教学资源线上共享化平台,让包括人大附中等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共享平台,免费向城乡所有学生提供。
另一方面,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软硬件服务的合理分离,如探索优质师资工作室化制度,将老师与学校软脱钩,即只要有学校邀请,老师可跨校任教,或采取优质教师轮校制,如在某一时间在A校任教,在另一时间段在B校任教,抑或实现主教+助教制,即优质师资以线上方式向选课的学生主授课,各个学校的助教具体对学生提供辅导等个性化服务等。
再次,制定配套政策,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非营利机构提供指南。这类机构由商业企业转型为社会企业,是“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不过目前尚未具体的执行办法和操作落地流程,究竟是被义务阶段的公立学校“收编”为其教辅机构,还是以独立的社会法人存续,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跟进,这样有助于降低培训机构老师的再就业压力,即将大量优质的培训机构师资引入义务教育机构,将极大地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等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等。(作者刘晓忠系政邦智库研究员)
(稿件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