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5 00:17:04
阅读次数:2421次
“成都有个词叫‘巴适’,希望你们在这里工作生活都能‘巴适得很’!”
4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四川两家企业考察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蓉漂”人才深情寄语。他还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愿意来工作、创业的地方,往往是有生机活力的地方。
这两家企业,一家是大型跨国企业,另一家则是初创公司。其共同的地方是,都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都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蓉漂”人才。
这也是“新成都人”选择成都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近年来,成都接连推出“人才新政12条”、“海外留学生回引工程”、“蓉漂计划”、“蓉贝”软件人才计划等。2017年以来累计吸引新落户青年人才超过47.6万人,其中30岁以下人才占比78.9%。2020年,成都人才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科技集群排名中位列第47位,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数字的背后,是青年鲜活的生活样态。他们来了,扎下根了,他们的工作生活都很“巴适”,城市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注入,而获得了持续、长久的发展活力。在这里,人与城市,其实是相互成就的。
数字的背后,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双创”的努力。政府能够做到大胆放、提质管、主动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会有底气、有元气、有生气,市场主体和外来人口也才能安下心来。
数字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脉动。先有一个流动的中国,才有一个富强的中国。
不止“新成都人”希望在成都工作生活“巴适”,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外地人都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巴适”区域,可以更便利、更舒展、更放松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人口流动、人才流动,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实现梦想,由此催生出来的“人口红利”效应,也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即便是到现在,国内很多城市仍开出优厚的引才条件,希望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这已经成为当下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核心。但也应该注意到,仍有一些地方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对市场主体和外地人不够友好,导致人才只出不进,从而加剧了“空心化”趋势。
比如,忽略了城市整体的生活样态,甚至出现服务业人员紧张的怪象;还有一些地方从社会政策上挤压外来人口,不愿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逼人离开等等。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市场主体会不会感觉到被重视,外来人口能不能体会到包容性,各类人才能不能都找到自己的机会,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一个城市只有善待外来人口,善待青年人才,善待所有前来投奔你的“流动人员”,才能够总是热气腾腾,保持良好的发展动能。
2015年在广州考察时,总理说:“我们要的是包容性发展,必须改善农民工、城市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给他们纵向流动的公平机会,让他们生活有希望、奋斗有回报。”
外来人口生活有了希望,奋斗有了回报,当然会感觉到“巴适”。而从一个更开阔的视野看,这样做的结果,城市其实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中的人“巴适”了。
也因此,“要让各类人才来得方便、发展得起来,把成都打造成人才汇聚的高地”这句话,同样适合其他地方。
打开城门,砍掉门槛,取消关卡,优化服务,让所有外地人都能被“巴适”以待。(作者龙之朱系政邦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