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财研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兴汉财研社

刘英:十大政策如何确保中国经济明年稳中求进

发布时间:2021-12-08 10:17:05

阅读次数:2730次

受到新冠疫情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反复冲击,世界经济呈现K型复苏的非均衡发展态势。经合组织(OECD)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态势,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反弹至5.6%,明后年分别增长4.5%和3.2%,主要风险定为通胀。为控制高企的通胀,美联储一改暂时性的说辞,加紧货币政策转向,而美元回流已给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带来汇率贬值等问题。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12.7%,受到疫情冲击、外需收紧等影响,三季度则增长4.9%。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前布局,提出扩大内需、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三大战略,并提出继续坚持“六稳”和“六保”政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房地产良性循环和科技、产业、金融三个循环。

会议还创新性提出结构政策、科技政策等十大政策,而其中的房地产等多项政策则面临转向,促明年中国经济稳增长。

政能亮丨十大政策如何确保中国经济明年稳中求进

图1:OECD预计2021-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今年全年我国有望实现8%以上增速,继上年我国成为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后,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从经济增长质量看,我国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

从经济增长效果看,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政能亮丨十大政策如何确保中国经济明年稳中求进

图2:2019年9月-2021年9月中国经济增长季度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提出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微观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社会政策等十大政策来确保明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宏观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和有效性。宏观政策保持连续稳定,有助于经济稳中有进。为应对疫情反复,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以及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等宏观政策仍需继续保持。

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2022年的财政政策将坚持积极基调,仍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继续对中小微、绿色发展等给予支持。运用结构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会在减税上发力,地方专项债的发放规模要超3.6万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加有效投资的力度,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助力经济稳增长。

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首先,货币政策强调稳健的基调,不能在欧美通胀四起之时点燃通胀。平衡好控通胀和促增长之间的关系,明年依然不会采取大水漫灌。

其次,货币政策还要灵活适度,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支持经济而采取支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更多使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三农等重点、薄弱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最后,还要平衡国际收支,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带来负面溢出效应。我国目前通胀水平可控,并未出现欧美持续6%左右的通胀高热,这给我国货币政策留有余地,也给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留有空间,这让我国有能力采取与美联储不同的独立货币政策。

尽管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将管好货币总闸门等三个关键词删去,但是与欧美相比,我们依然是正常货币政策,明年我们既不会跟着美联储立即收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增长,但也不会采取大水漫灌的模式,刺激通货膨胀。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货币政策将会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适时降准,保证经济稳健增长。

日前央行提出12月15日降准50个基点,这将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元,给金融机构的年资金成本降低150亿元,有助于提供更多信贷资源,进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准而非降息,不会推升通胀,这也有助于年底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促进经济增长。

四是消费政策会采取扩张性政策。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境外因疫情反复而供应链断裂和需求受限的情况下,要让消费这辆马车发力,发挥投资这辆马车的有效力量,采取扩大内需的战略,多措并举鼓励和促进消费,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的持续恢复,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重要作用。多方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五是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将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在传统间接融资的基础下,加大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北交所对创新性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政能亮丨十大政策如何确保中国经济明年稳中求进

图3:2006-2020年中国对外投资和招商引资(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商务部

六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会议首次提出结构政策,这实际上是要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畅通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系统,延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重点结构政策,特别强调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稳固、高效。

七是房地产政策需要保持合理适度。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一方面,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强调“市长”的工作,做好兜底工作。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发挥房地产业对于满足住房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双重作用,房地产边际收紧的政策发生了转向,这对房地产行业是重大利好。

在我国宏观杠杆率稳重有降,房地产泡沫部分挤出的情况下,稳房价、稳低价、稳预期仍有效,房地产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可以拉动房地产上下游50多个行业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另外,房地产仍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发展房地产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合理住房需求,也是为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实现房地产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对部分地区房地产盲目发展、部分房企杠杆率过高要高度重视,注意避免和防控出现如今年恒大等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有效化解并促进其良性发展。

八是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一方面,在大国博弈下,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理解强化科技力量的重要性,抓紧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核心技术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作为世界专利第一大国,我国还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加大金融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要形成一整套科技转化的平台,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九是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国内看,要继续深化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数据等市场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从国际看,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来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硬联通上,加快建设陆海国际贸易新通道,形成纵横网状互联互通结构,稳固产业链供应链。以1000多公里的中老铁路开通为契机,将中老铁路向北对接中欧班列,向南连接中泰铁路和马新铁路,建设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密切欧亚大陆,拓展欧亚大市场。实现国内东中西更加协调快速的发展格局,促进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政能亮丨十大政策如何确保中国经济明年稳中求进

图4:近40年来中国人口普查情况(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软连通上,我国正积极加入CPTPP(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特别是明年GDP、人口和贸易占全球30%的自贸协定RCEP落地生效后,东盟七国及日韩澳新等国对我国的绝大多数关税立即降为零关税,这将极大促进我国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往来,促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

十是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在疫情冲击下,民生要兜底。一是要促进就业优先政策的落地,只有促进就业才是解决民生的根本之道。二是要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生效,提高劳动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三是鼓励人口合理流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鼓励劳动人口全国的流动性,提高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在步入小康社会后,我国更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既要保障民生需要,实现就业优先政策,又要提高和优化人力资源分布以及有序流动。

政能亮丨十大政策如何确保中国经济明年稳中求进

图5:2020年中国人口结构的分布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院务委员、合作研究部主任、政邦智库研究员)

头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