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0 15:51:54
阅读次数:3352次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宁强县城。 黄勇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乡村振兴、项目带动、产城融合等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十年来,宁强县人民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经济总量突破百亿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县委、县政府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总量逐年稳步攀升,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24.99亿元,是2012年的2.8倍,年均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9125元,是2012年的3.4倍,净增34541元,年均增长14.4%。
经济结构更趋协调。我县2021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1.52亿元、57.06亿元、46.41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4倍、3.9倍和2.5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1.3:30.5:38.2调整到17.2:45.7:37.1,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了14.1和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5.2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的推动下,我县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21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8.91亿元,是2012年的3倍。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3.1%,较2012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比连续多年位居全市首位。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9年,我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核中综合排名第25位,比2004年首次开展监测考核的全省第81位大幅提升56位,比2012年时的排名61位提高36位。期间,2016年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2019年荣获“生态建设强县”荣誉称号。2021年,在新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体系考评中,宁强取得历史性最好成绩,同时获得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县”和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县”荣誉称号。
项目投资提速扩容 招商引资赋能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达到677.39亿元,年均完成投资67.74亿元,年均增长17.9%,重大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居全市山区县前列。群众关注多年的城黄公路改扩建、广金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运,园区标准化厂房、羌文化博览园、燕子砭嘉陵江大桥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累计执行招商引资项目355个,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745万美元,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农村经济活力增强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我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3+2”农业主导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粮油连年丰收,茶叶、生猪、食用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质效双升。202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8.43亿元,比2012年增加12.96亿元。茶园总面积15.98万亩,茶叶产量9396吨;生猪出栏25.8万头;食用菌产量1.34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8.96万亩,中药材产量1.37万吨。
宁强县发展食用菌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刘炳林 摄
现代农业亮点纷呈。我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观光农业迅速发展,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个。宁强茶叶被认证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跻身“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十大魅力茶乡”行列,3个茶园上榜“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宁强天麻”“宁强淫羊藿”“宁强银杏叶”分别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以天洋制药公司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巧姑妈”牌香菇酱系列产品出口欧洲、韩国和日本等国,农业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身着羌服的宁强县群众在采摘茶叶。 刘炳林 摄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攀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效果明显、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县拥有工业企业近20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60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8.61亿元,是2012年的5.1倍,年均增长1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第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2年的23.3%提高到2021年的38.2%。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2021年园区中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0.68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62.9%,并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引领全县工业经济绿色循环发展的高地。
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工业行业门类不断丰富,2021年工业行业发展至22个,较2012年增加10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战略性新兴企业14家,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传统采矿业为辅,农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电子设备制造、天然气和电力供应等多行业分布的新发展格局,装备制造、绿色食药、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勃然兴起,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旅游三产蓬勃发展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
全域旅游持续推进。我县大力实施“文旅兴县”战略,一城两区四带多园全域旅游格局已经形成,青木川古镇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得突破、汉江源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宁强先后被授予“中国羌族文化保护实验区”“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羌文化产业博览园”、“梦回羌寨”一期竣工开园,草川子、玉皇观茶园建设快速推进。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636万人次,是2012年的7.8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7亿元,是2012年的9.6倍,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国家4A级景区---宁强县青木川古镇。 黎德华 摄
服务行业门类日益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加速发展,除传统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外,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各类金融机构、仓储物流、娱乐服务、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全县共有各类金融机构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4户,交通运输邮政仓储物流企业33户,累计建成镇村电商服务站173个,2021年全年客货运周转量达到52382万吨公里,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达到7919万元和26.02亿元。以团团科技为首的孵化培育基地正式投运,宁强县农产品展销中心入驻上海,电商企业和个人网店户数达300余家,电商网络销售额突破4亿元。
秀丽洁净的汉江源头。 刘炳林 摄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21年,我县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7万余户,批零住餐贸易企业320余个,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85个。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8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1.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1元,比2012年时增加8828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8.5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6.41亿元。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达到5.69亿元,是2012年的1.6倍;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达到9.04亿元,是2012年的1.9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收入显著提高。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08元,比2012年增加16290元,年平均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5元,比2012年增加7271元,年平均增长9.5%,城乡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我县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城镇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3.48:1缩小到了2021年的2.79:1。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坚持全员冲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合力攻坚,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3.9亿元,6796户2.3万贫困群众迁入新居,4521户贫困群众告别危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79个,新建道路1478公里,改造农村供电线路1416公里,行政村沥青(水泥)路通达率和安全饮水达标率、电力入户率、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崇宁协作结出丰硕成果,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和省市肯定,107个贫困村、2.7万户8.3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社会保障持续完善。我县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3%以内。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8212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1937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8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296人。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7.3%,荣获“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称号。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我县本科上线率稳居山区县第一,荣获“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县”称号。2021年,在校学生37095人,专任教师3121人,高考本科上线率81.8%。全县普惠性幼儿园63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94%。
卫生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我县加快推进“健康宁强”建设,持续深化医疗体制、医保支付方式、医防融合改革,医共体改革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全省医改现场会议在宁强召开,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21年共有医院、卫生院25所,拥有床位数1623张,比2012年增加362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37人,比2012年增加569人。
近年来,我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镇(街道)村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大气、水环境、土壤污染等治理,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成效显著,2021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2%,十年来累计下降40.2%。森林覆盖率达79.4%,空气优良率95%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陕西省生态建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