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在发布

浅谈南郑区以产业链招商破解新形势下产业升级难题

发布时间:2022-04-16 10:23:31

阅读次数:5232次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速逐步进入较疫情前增速略低的新中枢,资本进行产业投资更加谨慎,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政府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来源,地位愈发突出。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同一产业上下游企业联系愈发紧密,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会使交易成本降低,增值空间增大,对资金的吸引力增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通过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这为南郑区产业链招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产业链发展趋势及南郑区产业链招商的意义和可行性

招商引资对地方政府属于“做增量”,全国范围内属于存量资本流动,过去以土地价格优惠和产业奖补等措施的招商方式,必然会导致各地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白热化、同质化的竞争现象,现在必须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满足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虽然现阶段南郑区产业基础较东部沿海地区薄弱,但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产业链招商顺应了产业转移的趋势。

当前,面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郑区加快融入中心城区的战略部署,和“三区一镇一长廊”建设急需落地大量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如何另辟蹊径找到一条既能发挥南郑区优势,又具有南郑区特色的招商路子是思考的主要方向。随着全市“四向融入”的实施,以及汉中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构建了距汉中高铁站30分钟、距汉中机场50分钟的“交通圈”,打破了南郑区融入关中“一小时经济圈”的时空壁垒,进一步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提升了资源禀赋指向性。通过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提高社会化生产效率,形成良好的产业生产系统,有利于实现南郑区整体经济结构改善和经济层次提升。

一是有利于助力产业现代化,作为现代化产业缺乏的欠发达地区,人才和资金缺少、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足,面临着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双重压力。因此,瞄准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是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最佳选择,围绕南郑区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将会有力的拉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二是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在广义的产业链配套体系中,除以生产配套外,还有生产经营各方面的链条配套,特别是科技、教育、文化、物流、商贸、金融和服务行业等,在产业链自身、生产服务、非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4个配套体系全面发力后,将强化城乡生产要素关联,发挥二产和三产的联动作用,有效解决南郑区定位提升与产业基础薄弱之间的矛盾,全面推动城镇化建设,同时也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三是有利于增强产业竞争优势,通过扭转园区企业简单堆积的现状,加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能够聚集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使链条中的各企业基于长期合作共赢关系,构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提高园区企业的根植性,形成稳固的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二、南郑区产业招商基本现状

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经济关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着眼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认真分析区域内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具备的要素条件,找准南郑区在区域产业体系中的定位,全面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强企业的投资意愿。目前,南郑区园区建设以及农业、工业和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已经能够为产业链招商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

园区建设方面:工业园区的“一园多区”格局正逐步形成,以发展现代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和仓储、物流业等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园;以新型干法水泥、骨料、工业化预制构件、生产碳酸钙系列产品、冶炼金属镁等为主的新集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以智能制造、高端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配套产业、工业服务、战略新兴产业等簇群为主的圣水装备制造产业园;以轻工业、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加工为主的南郑大道产业长廊;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电商专业园区,各园区的建设,具备承接产业集群的潜力。农业方面:已形成以茶叶、食用菌、生猪、稻渔综合种养、水果、烟叶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特色养殖优势产业,建成农业园区53个、农业龙头企业27家,“红庙山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江南油脂出品的“江满红”被评为陕西好商标。工业方面:已形成卷烟制造、机电加工、新型建材、矿产冶金和农产品精加工为主的工业支柱产业,拥有龙岗玻璃、冷链物流、锌业特材、双汉钢结构等一批体量大、产值高的工业骨干企业,在库规上工业企业96家,产业链延伸存在较为成熟的切入点。文化旅游方面:探明的各类旅游资源40余处,“两山两湖一中心”重点景区、喜神谷生态农业观光景区及米仓古道乡村旅游环线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逐渐形成自然生态、休闲度假、康体颐养、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三、南郑区产业招商存在问题

近三年,南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3.77亿元;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7个,其中纯产业项目64个、占比46.72%,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8.66亿元,占累计签约项目总到位资金的24.93%。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等项目比重依旧过高,高质量产业项目规模、数量均有待提高;落地投产的产业项目中,农业方面多为小型农业、种养殖项目,工业方面多为小型劳动力密集项目,整体上对经济指标的持续拉动力不强、延链补链效果不明显。现有企业以延伸产业链为目的,主动对接项目仅为6个,以商招商动能明显不足。

从客观上看,一是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南郑区经济总量小,工业底子薄,工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并未形成;农业发展水平低下,主导产业未形成竞争优势,农业经济未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农业、商贸均无法满足现代化产业的发展需求,限制了产业链招商谋划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工业格局弱小,缺少产业配套。园区起步晚、规模小、建设缓慢、产业承载力不足,未能发挥出聚集工业企业的作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家具制造、传统建材等行业,普遍规模不大,产品竞争力不强;支柱产业烟草业产业链短、单一,产量受制于计划,无法在产业和产品上进行拓展;长空、华燕、东方等驻区企业已形成以集团内上下游产品供给的闭环产业链,其他社会资本难以进入,配套发展量小面窄。三是市场支持不强,产业协作粗放。总体看,城乡居民收入总量不高,限制了消费市场的拓展;产业化水平低,生产端和消费端共同限制了物流产业拓展,生产协作简单粗放,产品的精深加工不足,特别是高层次配套产业基本为真空状态,限制了产业链招商的质量和层次。

从主观上看,一是认识上存在偏差。对现有产业为基础的链条缺乏深入研究和清晰认识,对产业链各环节的特点梳理不精准,对延链、补链项目策划不全面,与现有产业资源连接不紧密;对已确定的支柱产业和着力培植的主导产业缺乏综合性宣传造势及强化优化对策。二是产业链招商策略缺乏针对性。对目标企业筛选、招商地图绘制不够精准;考核办法重指标的短期行为偏好,导致部分单位缺乏谋划产业链招商的意愿。三是市场主体主动参与度不高。招引手段、方式仍以传统“行政推动”为主,未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运作的产业链招商机制和氛围,大部分现有企业对外合作意识不强,缺少主动谋求合作、创新创造、增强后劲、带动增量的发展意识。

四、加快推进南郑区产业链招商的对策和建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发展定位,重点围绕“四个在汉中”特色城市品牌、“三区一镇一长廊”和加快融入中心城区,抢抓产业梯度转移机遇,紧扣全省6大支柱14个重点产业领域的23条重点产业链和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以第三轮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绘制招商作战地图,明确招商方向,建立目标企业库,围绕“从弱到强(强链)”“从缺到全(补链)”“从单到多(延链)”的思路,全力做好产业链招商,为南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制定好产业规划,培养发展优势产业。完善更新《南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项目库,围绕南郑区优势产业、产品等制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规划与产业链配套项目结合度。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突出扶持发展和培育主导产业,梳理具有比较优势且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链,筛选龙头企业、重点配套企业,分步分类提出招商措施;结合南郑区现有产业需求和产业发展,在项目编制中统筹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要素条件,确保产业链招商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继续完善、扩充已有的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科技创新6条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加快对精测电器、汉中锌业、汉江建材等现有龙头企业、支柱企业的链化延伸、补充摸底工作,汇总分析产业链延伸点价值。加大产业链招商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让外界明晰南郑区产业政策导向和发展方向。

(二)加强园区建设,发挥招商主战场优势。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郑大道产业长廊、圣水装备制造产业园等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基础功能,高标准建设路、网、水、电、气、讯等配套设施,打造优良硬件环境。强化园区开发拓展对产业项目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优化产业布局,集约节约用地。加强产业招商引资平台建设,解决好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同时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做优龙头企业、做全产业链条,培育发展一批现有基础强、发展势头好的主导产业和有成长空间的前沿产业,努力使园区成为产业招商的主战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三)策划招商方案,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根据产业链配套情况和现有重点企业产业链梳理情况,定向开展上门招商,抓好与产业链上下游有关的配套项目、突出产业链优势及薄弱环节,重视龙头项目和关键性项目的引进,通过龙头带动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项目储备,围绕支柱企业、优势企业,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策划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激发现有企业招商主动性,开展以商招商,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提高产业链招商成效。发挥精测电器在传感器产品供应链上较完备的优势,在烟感、光感、力感、温感、位移感应等方面进行上下游生产加工企业的招引。依托华燕、长空等驻区企业打造以“高精尖缺”的数控机床、航空标准件生产、检测,工具量具制造企业以及智能机器人、3D打印、工业传感器等高端智能制造企业,打造军民融合生产示范基地。围绕现代材料产业,引进一批高性能超硬材料、复杂刀具深加工企业,以新集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为载体,引进一批知名现代材料、装配式建筑企业,着力打造现代材料基地和装配式建筑研发生产基地,构建产业集群。

(四)优化项目推进环境,推动二产三产联动招商。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特别加快产业链龙头项目投产,吸引配套企业顺势跟进,加速产业聚集。同时以汉中“南枢纽”为支撑,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加快亚琦国际物流园区、汉中集配式冷链物流园、新疆库克兰农业产业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对接公路港、物流地产等头部企业运营商,强化与京东、阿里、美团等电商平台合作,引进一批冷链物流、铁路货运配送、快递等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性服务业招商引资,以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为重点,着力实施技术服务提升工程,引进一批环保、建材、食品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企业。大力推动电商经济,打造电商聚集区和网络直播创业孵化基地。同时,聚力赋能“接二连三”,以二产的发展牵动三产繁荣,以三产发展助力二产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产业联动良性循环。

(来源:南郑区经济合作局)

头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