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在发布

整合优势资源 创新方式招商——留坝县以“两山公司

发布时间:2022-01-19 15:41:42

阅读次数:3523次

今年1-10月,留坝县新签招商引资项目20个,总投资10.4亿元,其中以“两山公司”资源为依托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3.9亿元,占新签项目总投资的38%


盘清优质资源,筑牢招商基点

“两山公司”作为生态价值实现的平台。要全面清查资源资产,做好收储包装,精准打包成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产品。精准摸清底数。将资源分为自然、文旅、生物、固废四类,建立目录清单,摸清数量分布、质量等级、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建立可视化的资源大数据平台,县、镇分级形成“资产池”。动员全民参与申报,村民可以将闲置的民房、农用地等生态资源和自有资产委托村集体,作价入股“两山公司”,将分散在各镇各村的自然资源产权进行集中,解决资产家底、权属不清等问题,据统计,县镇共摸排登记资产2265处。

做实价值评估。一方面与现有评估机构合作,探索建立特定区域生态资源价值评价办法,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农经部门培养评估人才,研究推动各类自然资源价值的标准化评估,对拟开发项目所涵盖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公允公正价格,保障各方利益。

统筹开发利用。建立生态资源资产收储制度,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分属于国有、集体、个人等不同产权的土地、房产、生态资源资产等碎片化资源资产,向县、镇“两山公司”流转集中,统一收储、统一管控、统一开发,进行规模化整合、资源包装,目前已策划项目36个,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明晰产权确权,把握招商重点

存入“绿水青山”,收取“金山银山”。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创新推动集体资产和流转资源确权,保障投资人的权益和积极性。

明确产权归属。建立国有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农房一体化等多类型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明确所有权主体,划清所有权界线,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实施统一登记,逐步形成全县自然资源登记数据库,合理界定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权责归属。

健全使用制度。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及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两个“三权分置”,放活集体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及民房使用权,并由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鉴证,逐步颁发使用权证,让闲置土地、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确权。确权资产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分散的资源集中到“两山公司”,转换成集中连片的资源资产包谋划项目,引进企业开发。目前已为楼房沟8个集体建设用地及房产颁发不动产权证,正在为武关驿黑营坝香菇基地等使用权流转鉴证。

拓宽交易渠道。全县有林地272万亩,其中国有林68万亩,可用于储备林建设约110万亩。围绕“双碳”目标,积极研究碳汇交易、储备林建设等路径,探索项目层面的生态产品价值占补平衡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强化金融支撑,破解招商难点

“两山公司”作为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创新之举,要畅通金融进入通道,就要在信贷、投资、融资等方面精准发力,缓解农村发展缺钱难题。

拓宽资金渠道。用好涉农整合资金和财政奖补资金,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经营主体壮大资本金,鼓励传统银行对绿色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已建立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与市资信担保公司、省农担公司合作,为合作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破解社会化资本难引进的问题,第一笔贷款170万元于8月下旬发放。9月6日,小留坝村用建成的楼房沟民宿资产确权抵押,在农村信用联社融资1000万元,利率为5.5%,用于民宿三期建设,进一步扩大民宿集群效益。

创新融资模式。围绕完善文化旅游、绿色食药等产业链,串点成线、整合营销,谋划了一批项目,其中柘梨园食用菌生产、楼房沟苔藓博物馆项目正与金融机构洽谈融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效益。同时,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对接,探索以生态资产收益权、碳汇权等为抵押物的创新融资模式,撬动政策性融资,加快生态产业发展。


提升招引服务,凝聚招商热点

“两山公司”变现关键在于项目开发。要加大社会资本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丰富合作模式。按照“政府搭台、农户参与、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思路,坚持激活生态资源资产与价值实现的目标导向,实施“四个100”工程(培训百名管家、提升百家农家乐、新发展百家民宿、推动百人创业),到2023年达到“四个1000"(研学旅游收入1000万元、农家乐增收1000万元、精品民宿床位1000张、有机农产品增收1000万元),全面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构建起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态经济产业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全程代办等制度,健全项目策划、招引、落地、建设、投用全过程服务机制,扎实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切实降低企业进入和交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

提升生态产品。以“留坝香菇”“留坝蜂蜜”“留坝西洋参”等地理标志公用品牌为核心,与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产品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加强新技术推广与产品开发,实施“限药、减肥”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产品,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规范使用公共品牌,推动“好生态变成好产品、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来源: 留坝县经济合作促进中心)

头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