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6 10:50:44
阅读次数:5518次
7月6日,洋县与陕西理工大学签订校地人才合作协议,组建“博士挂职团”,建立校地人才输送培养机制,标志着该县校地人才合作迈上新高度,也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近年来,为发挥高层次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该县聚焦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筑巢引凤”工程,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聘请高层次人才担任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建立基地,开展研究。
2018年,洋县聘请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刘彦随院士及其团队成立“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工作站以建设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有机黑米的营养保健功效,以有机黑米为原料,酿造黑米原浆酒,同时研发生产出黑米茶、黑米糊、黑米醋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2022年“朱鹮湖有机黑米”荣获首届中科年货节最受欢迎优质地理产品称号。
目前,洋县已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等省内外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校地合作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科学实验基地等创新平台。先后聘请500余名高层次人才担任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引进院士及专家团队建成省市县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7个,与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南开大学等高层次人才签订重大人才产业合作项目20多个。实施特色农业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破解农业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在洋县各个产业基地、园区,随处可见各类“土专家”“田博士”实打实搞科研、手把手教群众,科技专家所到之处,采用“理论教学+现场观摩”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种植技术、助推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向群众进行详细讲解。先后培育出猕猴桃、中蜂、食用菌等产业示范村65个,产业示范园(带)、示范点98个,农村产业发展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72.05亿元,同比增长4.3%。
据介绍,洋县富产优质红薯,为了有效地开发地方特色优异种质资源,支持红薯产业发展,洋县康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工作站常红柱专家团队从2015年开始收集地方红薯品种资源16份,采用系统选育方法,经过品系筛选鉴定、比较试验、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品质分析、转基因测试及耐贮性、发芽试验,通过连续7年的试验研究选育了汉薯1号、汉薯2号、汉薯3号3个品种,亩产2300—2700公斤,于2022年完成品种登记程序,申请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获得通过。该品种适宜汉中、安康地区作春薯、夏薯种植,这一科研成果填补了陕南在甘薯育种方面的空白。
作为陕西省创新研发中心和林业重点企业的志健药业,主要生产银杏系列保健品,而银杏叶脱酸难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院士在该企业建立起了汉中市唯一的省级院士工作站,由国家银杏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赵林果教授组成专家团队,建立基地1.2万亩,通过多次实验,采用银杏叶提取物中去除有害物质总银杏酚酸生产方法,使银杏酚酸小于1ppm,高于2020版中国药典标准,既破解了银杏叶提取物脱酸难题,又解决了银杏叶矮化技术。
目前,洋县已形成以科技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以科技示范引领乡村振兴、以科技服务支撑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
来源:人民数字联播网